竞标车牌在马来西亚已成了一股风气,过去5年每年为交通部带来超过1亿令吉(约4000万新元)的收入,其中,华人最爱在当局推出与华人有关的车牌,如代表华族姓氏的“郑”(TAY)、“陈”(TAN)及马华公会的英文缩写“MCA”等车牌时,掀起竞标热潮。 由于这类车牌有特别的象征意义,不少华人不惜越州一掷千金换取心头好,例如一名柔佛华商,就曾以超过30万令吉(约12万新元)竞标马六甲陆路交通局推出的“MCA1”车牌。 除了华人,马来人也相当热衷竞标有趣的车牌,如柔佛陆路交通局在2006年推出的“JJJ”车牌就掀起各族竞标热,总收入达300万令吉(约120万新元)。 马国陆路交通局去年的车牌注册收入约1亿8000万令吉(约7500万新元),前年则是近1亿6000万令吉(约6600万新元),短短一年内激增约2000万令吉(约830万新元)。 (中国牌照网编辑:admin) |